教师发展学术交流——孙贵平主讲“‘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结合研究”
5月23日下午,教师发展学术交流在坚韧楼302室举行。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孙贵平老师主讲“‘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结合研究”,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梁伟莹经理、林锦莲老师,外语学院、通识学院部分老师参加交流会。
孙老师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及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从“大思政课”“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的核心概念及其关系出发,系统阐述了“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存在问题,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结合的路径和策略。
孙老师指出,“大思政课”的本质还是思政课。“大思政课”的“大”主要体现在其地位“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主体“大”(实施主体不局限于思政课教师,还包括学校的党政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客体“大”(教育对象包括不同成长阶段都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中小学员工);载体“大”(时空场域突破学校小课堂,延申到社会和网络等场域)。“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抓手是实践教学改革,宏观上要精细化的实践教学管理,中观上要整合实践教学平台和资源,微观上要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交流会上,老师们畅谈“大思政课”建设,林老师认为两个结合非常必要,符合思政课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在教育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上实现融会贯通。李老师非常赞同通识课程和思政课程的相通性,认为要用好文史哲资源库开展“大思政课”教学。梁伟莹经理强调,“大思政课”理念是对传统思政课的超越优化和守正创新,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观照,注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希望能打通社会、网络、专业各渠道,挖掘思政资源,开展“大思政课”教学。
孙老师的学术专题立足理论和实践,深化了与坐教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对老师们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的教学和研究有重要意义。
(撰稿人:吴若华 审稿人:梁伟莹)
图为孙贵平老师做学术交流报告